6年前,我作为产品经理,完成一个超大型的产品项目,产品✅原型绘制的工具,就是墨刀。彼时,大洋彼岸的Figma,还没有被中国互联网公司熟知,我从 Axure 转用墨刀的那一刻,惊为天人,居然有这么方便□□□□、并且画图这么好看的原型工具。
本周,我(亨亨,V:xiaozidaheng)独家获悉,产品原型领域深耕10年的墨刀,将与擅长白板协同的博思云创,建立产品与战略的深度合作。后者博思云创旗下,拥有产品设计协同创新工具Pixso和在线协作白板工具boardmix博思白板,两款知名产品。
这一合作,为墨刀补上了产品工作流中至关重要的白板功能,使得墨刀具备“一站式产品经理工作流”的可能性。而墨刀与博思云创,后续还会全面围绕产品经理人群,一起做更多的改进迭代。
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,国内的产品设计工具,都纷纷与Figma这款风靡全球的设计师工具进行对标,在原有的产品原型能力上,不断叠加设计㊣师□□□、研发的工作需求,企图通过更多的功能覆盖更多的人群,以实现用户群的扩大。事实上,产品经理和设计师□□□、研发群体,核心工作并不相同,一味地往一起塞,反而会走上弯路。
墨刀前几年也走上过“大而全”的弯路,做过一阵子“Figma的国内追随者”。但墨㊣刀觉醒得很快:与其兼顾多个群体的浅层需求,不如深掘一个群体的深层需求。
产品经理重思考□□、重逻辑,需要原型展现细节,也需要白板呈现想法。他们需要一款,真正将产㊣品经理工作流,串起来的深度工具。2025年的墨刀,不再讲Figma的跟随者故事,而是沉下心来,做产品经理全工作流工具的开创者故事。
墨刀的发展,对于中国SaaS行业□□□、设计协同行业□□□、软件出海行业,都有着很大的㊣参考意义。我想从业务模式和产品战略的角度,深入分析分析墨刀的变化,以给更多的开发者,在商业经营上的参考。
是因为墨刀十年的发展历程,几乎经历了SaaS工具所有的存在形态,包括独立开发□□□、并入产品组合□□、分拆□□□、出海□□□□、企业版□□□□、私有部署等㊣等,分析墨刀,相当于分析清楚了中国SaaS行业的各种可能性。
2011年,墨刀创始人张元一发现产品原型工具的空白,以独立开发者的身份,写下了墨刀的第一行代码,并取名“MockingBot”进行出海。
但2011年的出海潮和现在(2024-2025)的出海潮大不相同,现在的出海潮,是因为国内需求饱和,并且国内在某些科技技术和商业模式上,已经领先世界,所以大量应用开发者出海掘金。但2010年✅代的出海,则是因为国内的收益实在太低,开发者想要赚钱,就只能“被迫出海”。2012年美国知名移动数据监测机构App An㊣n✅ie曾公布了一组数据,App Store中,中国区App下载量排名全球第二,但当时收入只排到全球第八,中国平均每下载量收入仅有0.03美元,是美国用户0.28美元的十分之一,甚至只有越南的一半。
但墨刀却是“墙外播种墙内结果”,虽然开始时面向海外,但不少国内的产品经理用户,都很喜欢这款产品,所以2014年,张元一把产品定位调整到国内,并在当年获得了极客帮的150万元天使轮投资。
此后墨刀发展走上了快车道,直到2020年,国内A股上市公司万兴科技,战略控股墨刀。万兴的控股,也是墨刀开始更大规模发力增长的关键节点。万兴✅科技在国内,是一家很特殊的公司,它采用非常典型的“矩阵产品”路线,自己开发□□□、收购 □□□□、控股了很㊣多独立产品,形成矩阵,国内和出海做得都不错。
墨刀在这期间,尝试了很多增长和突破的手段。在国内用户增长上Dreamweaver,大力推动付费用户订阅,并加速推进企业版和企业私有部署;在国际出海上,推出海外版Mockitt,在美区协同办公领域㊣也争得一席之地。
先记住万兴科技这家公司,它在2019年,收购了国内图示工具亿图,而亿图在加入万兴后,一部分人选择独立出来Pixso,内部创业,孵化出了博思云创,2022年Pre-A轮融资上亿元,2024年再次完成A轮融资。博思有两款产品,在线协作白板工具 boardmix 博思白板和产品设计一体化工具 Pixso ——也就是本次墨刀的深度合作对象。
基于细分需求,从单一产品逐渐放大。墨刀就是典型的例子,最开始时独立开发者开发,面向单一✅场景,后续逐渐成长壮大。
大企业内部共性需求,抽象成产品后向社会开放。比如字节的飞书□□□、阿里的钉钉□□□□、腾讯的企业微信,这些都是大企业内部,本身就在使用的产品,在形成产品能力后,对外开放。
围绕某行业的行业解决方案。最典型的就是围绕人力资源领域的北森□□□、围绕电商领域的有赞,围绕具体的行业,提供✅全面的解决方案,能通过各种产品组件的搭配,组建成适合不同企业的系统。
SaaS的发展逻辑也比较清晰,最核心的就是产品本身的品质,产品为王。在产品驱动下,通过C端订阅□□□□、企业版□□、私有部署□□□、集成O✅A系统等方式,进行商业增长,墨刀在这些方面,都有着不错的积累。
在寻求业务进一步发展□□、形成产品第✅二曲线上,一般是两种路线。一种是北森□□□、有赞为代表的围绕“大而全”做矩阵组件,一种是围绕“工作流”做一站式服务。墨刀就是围绕产品经理的工作流,从需求□□、到白板讨论□□□□、到原型□□、到审阅展示,系统性的解决产品经理工作中的一串问题,成为产品经理一站式工作台。
一款产品够不够好,往往在于需求场景阶段就定义好了,能不能发现用户的真正痛点,能不能优雅的帮助用户解决问题,这是一款产品能不能发展起来的本源。从人群到场景□□、从场景到痛点,然后才是产品。
墨刀最开始就是源自独立开发者们,没有方便的产品设计工具的问题,所以墨刀上线后,开发者和产品经理们,光靠自发传播,就让墨刀获得了第一波深度用户。
而博思云创旗下的Pixso和博思白板,在开放画板和白板能力上,业内领先。墨刀和Pixso都是在线协作工具,墨刀长于原型能力,博思长于画板能力,所以墨刀+博思的联合,其实是墨刀对于“一站式”的野心,包揽产品经理的工作流,让产品经理在墨刀里All in one。
我们先来拆解产品型工作的工作流,补充了博思白板能力后的墨刀,基本覆盖了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流。
从上图「产品经理日常工作流」中可以看出,墨刀基本上覆盖了产品经理80%以上的工作流(墨刀能参与的环节标记为绿色)。
产品经理的工作中,绘图是非常关✅键的一项能力。绘图又分为原型图□□□□、结构图□□、流程图等,这些墨刀都能够很好的支持,而一些㊣示意图□□、非标准的图形等,因为有了自由白板的加入,更是能满足各种各样的图形组合。
原型绘制□□□、Demo展示,这更是墨刀㊣的长项。像一个真正的应用一样,演示交互,我认为墨刀目前是没有对手的,同时,墨刀也可以通过手机App,直接在手机上运行原型图,产品上机页面,一目了然。
专注,是非常稀缺㊣的产品力。此次与博思的深度融合,在墨刀原有的原型绘制长项上,进一步补充了开放画板的能力,对于墨刀的后续发展,我很看好。
流量上,墨刀在产品经理群体的接受程度,一直排在前列,搜索指数甚至大于最老牌的产品工具Axure(下图蓝色线为墨刀的百度搜索指数)。在优质内容相对较为集中的微信生态,墨刀的讨论度也远远大✅于其他同类型产品。
足够易用,好上手。即使是一个刚入门的产品新人,使用墨刀也能设计出完成度非常高的原型,原本需要Axure刻画一小时的图形,使用㊣墨刀也许只用 5 分钟就能搞定;
产品力够强,也很克制,对于用户群体的思考很到位。很多工具✅类产品,为了覆盖更多的用户群体,往往会采用堆砌各种功能的方法,试图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,最后往往适得其反,把产㊣品变成了一个臃肿的缝合怪。但墨刀在这一点上,非常清醒,明确只服务好产品经理一个人群,把这个人群的需求,极致的满足。
墨刀清楚自己要什么,要的是为产品经理的工作,进一步增添效率,产品经理的工作是个逻辑性□□□□、结构性的工作,更需要一站式的服务。与“知道要什么”对应的,是墨刀同✅时知道“不要什么”,很克制地没有添加一些㊣风口上的凑热闹能力,而是选择冷静地回归需求,从第一性原理,选择产品优化的方向。
当然,墨刀现在也有一些问题,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迭代,比如免费版本文件数量较少□□、拖拽还不够丝滑等等。在这里手动@一下墨刀的产品团队,希望能够有所优化。
曾经有一✅段时间,墨刀也在讲“成为中国Figma”的故事,但现在不讲了,而是坚定了服务好产品经理的决心。因为跟风没有价值,只要回归到最本源的用户需求,完全可以成为“世界的墨✅刀”。
尽管今年二月的寒风如刀,但也不得否认,这个冬天是个暖冬,这个冬天,TikTok□□□、DeepSeek,中国的产品几经登上世界舞台,这是中国产品的力量,这种力量,需要强有力的产品工具做支持,长远蓝图,道阻且长,想好为了谁,服务谁,然后坚定地走下去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美国国土安全部:哈佛大学若不满足美国政府要求,可能无法再招收留学生!特朗普将冻结哈佛大学23亿美元资金
产品商业研究者 亨亨 的专栏,产品经理□□、创业者,非常强✅的结构化能力,坦诚分享实战中的商业思考
《风暴㊣崛起》评测:复活吧!我的爱人/
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《风暴崛起》评测:复活吧!我的爱人 太空熊 2025-04-18 返回专...